全省深化“警地融合”推进“警民融合”以来,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出了融合共治、高效便民的社会治理新举措,实现辖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双辽市公安局郑家屯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利用“周末警相逢”等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通过集中攻坚、资源统筹、分类施策等举措,让矛盾纠纷“始发站”成为“终点站”,推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直线上升。
排查先行,确保“情况明”。以“两个融合”为契机,构建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协管员、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相关行业人员及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的警务团队,全面搜集容易引起治安秩序混乱的治安敏感行业矛盾冲突、讨薪、涉众利益型纠纷,全方位、多角度掌握辖区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挂图攻坚,确保“存量少”。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将20件未解决矛盾纠纷,按照“挂图推进、校图清理”要求纳入攻坚化解快车道,逐一深入剖析、分类制定化解对策计划,并与20位民警落实挂钩攻坚措施,加快未解决矛盾纠纷去库存进度,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已成功调解化解18起,完成率达90%。
创新方法,确保“动态清”。创新建立“初调、协调、联调”工作机制,对新排查的矛盾纠纷中牵涉人数众多、冲突极易转化升级的8件矛盾纠纷,主动向上级报备,联合街道、社区、执法、住建等部门综合开展初调、协调、联调等工作。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实行所长接访制度,由所长亲自牵头、协同相关部门上门处理。今年以来,多次投诉的疑难问题已由所长带头攻坚化解。
抓好接处警,就小就近调纠纷。以杜绝“重复报警”为目标,对于邻里纠纷、夫妻矛盾等警情,争取最大限度实现当场调解、就地化解,对于损毁财物、打架纠纷等现场无法化解的,充分运用所内矛盾纠纷调解室、人民调解员积极化解,实现“就小就近”、“化早化小”化解初生矛盾或隐藏苗头,防止后期因案情发展扩大激化。今年以来,通过接处警化解矛盾261起,调解率达95%。
用好警务室,调集资源化矛盾。充分发挥警务室平安前哨功能,对通过视频巡逻、街面巡防发现的矛盾纠纷,就近汇报周边警务室,社区民警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合小区物业、保安、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化解,实现“调解室前移”。今年以来,通过警务室共化解矛盾20余起,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先后收到致谢锦旗5面。
联动司法所,提前介入解难题。针对接报的涉及专业性较强的民事纠纷,加强与郑家屯街道的联系,以东华警务室为试点,依托其优势律师资源,建立律师提前介入机制,同时将退休的公务员发动起来,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的答疑解惑、化解纠纷通道,推动20余件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处置,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纠纷联动化解。加强警情梳理、走访发现,并与街道各部门转递矛盾线索,进行整合分析,安排经验丰富的骨干警力对接有关部门,形成联动化解模式。
矛盾靠前介入。对辖区征地拆迁部位、市场搬迁、群租户集中聚居区等开展矛盾纠纷筛排,依靠信息员跟进、随案(警)纠查、线上研判等一系列措施,主动靠前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属地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坚决防止矛盾升级。
执行跟踪落实。由综合指挥室牵头配合警民联调室,将各民警达成调解协议的矛盾纠纷进行汇总梳理、跟踪回访,让双方当事人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对拖延协议执行或否认协议执行事项的,及时反馈至责任民警,再次挂钩开展工作,保障调解成果落到实处。目前,共跟踪回访200余起调解协议,实现调解成果100%落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