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公司”)5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接受了多家机构投资者的特定对象调研。在调研中,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110亿元,比2022年略微增加了1.29%。整体看应收的增速还是略低于主业的增速。
答:碧水源最核心的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全系列膜产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来针对性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我们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经过多年技术研发与创新积累,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水务运营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公司主要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公司自主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其微滤膜采用支撑结构具有永久亲水性,强度高、寿命长、通量大的特点,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IV类,节省土地约50%,已成为解决我国“水脏”问题的支撑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高标准污水处理、医院废水处理等;最新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利用膜组器机械振动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强度曝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可显著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与传统曝气MBR相比,V-MBR出水总氮可降低3~5mg/L,全流程运行能耗可降低20%以上,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符合国家正在推进的污水资源化与碳减排政策,并已于2020年被收录进《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公司自主研发的超滤膜以高产水水质、强抗污能力、高精的过滤精度及长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深度处理、高品质饮用水、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及RO/NF预处理领域。
公司通过多年自主创新成功研发第四代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反渗透膜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可有效实现选择性脱盐率,满足公司自主研发的各系列纳滤膜、苦咸水膜、海水淡化膜等家用与工业膜产品的生产需求。其中纳滤膜具有高选择性分离、高系统回收率、低运行压力、低运行成本及耐污染和耐溶剂性等优势,并实现有价资源回收、物料分离等,广泛应用于城镇给水深度处理、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低脱盐给水深度处理、高硬度高盐给水部分脱盐水质提标、高品质饮用水、工业废水资源化等领域;纳滤膜和MBR组合的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技术可实现将市政污水转化为达到地表水II/III类标准的高品质新水资源,有效实现治理水环境和开发新水源的双重目标。新研发的G系列高压分盐纳滤膜可用于物料特种分离、(近)零排放分盐、盐湖卤水提锂、垃圾渗滤液浓缩等。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在脱盐率、产水量、抗污染能力、运行压力、使用寿命、节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不同系列的反渗透膜可广泛用于高浓度海水淡化处理、高浓度苦咸水脱盐、水源脱盐、工业中水回用及废水处理、工业废水零排放浓缩、饮料用水及纯净水生产、电子和电力行业高纯水制备、深度脱盐处理的二级过滤等领域。
目前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1,800万m、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200万m、锂吸附剂10,000方的设备生产制造产能规模优势,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为解决我国城乡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问题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不懈努力。
答:公司的运营项目以污水处理业务较多,同时有供水、工业水处理等业务。整体来讲,像最近广州的提价听证会,整体对我们来说是有正向影响的。最直接的,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水费之后,后续在支付项目水费方面也会更有保障,同时像我们的项目,很多根据合同本身也有提价机制,所以整体来看,对行业都是比较利好的。
问:公司提到工业、海水淡化方面的拓展,请问公司在反渗透膜方面的技术如何?
答:碧水源有自主研发的全系列膜产品,其中工业和海水淡化方面主要用的是纳滤、反渗透,部分工业需要配套用到超滤膜等。比如2023年,我们在研发上有了多项突破,完成高效分盐GT、GH系列高端纳滤膜开发,成功实现了进口膜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应用于煤化工、钢铁、电力、印染等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开发了低成本高性能苦咸水膜并实现膜元件能耗降低,提升苦咸水市场竞争力,销量同比增长约50%。开发了聚烯烃基复合膜元件并完成规模化量产,实现聚烯烃基反渗透膜在工业市场中的应用突破,解决了原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并实现产品降本20%以上。高端反渗透膜均一稳定性提高1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自主开发的以“UF-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进入国家战略视野等。我们会持续精进研发,加大在五大业务领域的深化应用,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答:这个公司确实有考虑,而且也已经有所行动。一方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产业在内的工业、新材料等领域星空体育,加大研发与市场拓展,努力提升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占比。
去年在战新产业,也就是我们新赛道方向,碧水源也有一些突破和成绩。如,公司围绕盐湖提锂、盐湖化工材料、物料分离浓缩与等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专用膜产品、吸附材料、配套工艺和系统装备,打通了盐湖提锂全产业链技术路线并已开展项目应用,中标紫金矿业西藏盐湖项目、青海五矿盐湖提锂换膜及青海柴达木盐化工等项目等。同时,碧水源去年也在光伏、生物热电行业得到了初步开拓,中标光大环保、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新能源企业的多个换膜项目。同时,我们的产品还实现了多个进口膜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应用于、钢铁、电力等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等。
目前,碧水源还在积极向着膜的更多应用场景出发加大研发,包括向分离浓缩膜及工业领域上的研发等,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高毛利膜设备的销售与应用。碧水源的科技实力也是碧水源实现下阶段战略布局,和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问:去年公司主业应该是增长不错,但部分投资的企业,比如良业、云南水务等对公司业绩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想了解下未来公司对这块怎么看?
答:我们去年归母净利润是7.65亿元,比22年实现了大概7.74%的增长。其中我们控股的良业去年是亏损大概3.3亿元,参股的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亿多元,对我们的报表也产生了1.65亿元的亏损影响。这方面我们公司的管理层高度重视,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治亏减亏,积极改善经营质效。因为涉及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公司作为大股东,也会积极行使股东权利,共同努力提升他的治理和经营水平。良业方面,目前良业拟通过加大外部市场项目开拓以及增强与集团的市场协同拓展体系内业务,内部通过管理细化、考核与奖惩等方式进一步提质增效,同时紧抓旅游旺季开展促销营销活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逐步治亏减亏,重归稳健经营发展。因为这块工作对公司的利润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肯定会采取积极措施,也会持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答:最近有很多投资者都非常关心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110亿元,比去年略微增加了1.29%。整体看应收的增速还是略低于主业的增速。这也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对压降两金(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的重视。尤其在去年的整体经济环境下,公司订单实现了快速增长,包括我们主业EPC、BOT的订单数量和金额都实现了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内外部共同来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内部来看,我们制定了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与坏账压降奖惩细则,成立了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小组,并且制定了全年目标并分解到各单元,定期督导进展情况,扎实推进两金压降工作。2023年,我们回款情况优于往年,回款工作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今年我们也制定了新的目标和激励措施,也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收款技能等措施,全面提升应收清欠工作。同时,去年配合政府提出的化债方案,我们也有一些项目和应收通过化债方式予以解决,我们也在积极关注政策动态,针对每个项目不同情况,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加快应收的回收工作。
此外,从应收的形成来看,随着我们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运营期后,收入情况也会更加稳定,一方面我们收入盈利情况会增加,另一方面,该部分的收费也更稳定,未来现金流,包括应收情况也相信会有好的改善。
答:公司刚刚完成2023年度的权益分派,整体来说是较往年实现了分红比例的进一步提升。我们从2010年上市以来,每年都实施了分红,累计分红比例17亿元。过去我们的分红比例主要是占当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的10%左右,前几年提高到了15%以上,我们今年进一步提升到了20.38%,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回报。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未来也会积极提高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好的业绩来回报投资者。